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 无女之地

章节目录 第585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是不是其实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每一个人原本都该有独立思想。如果没有精神洗脑,大部分孩子根本不会变成大人理想的模样?”

    于是,那段时间,反旧人类思想运动在全球此起彼伏。

    新人类学者们一致认为,是卑鄙龌龊又肮脏的旧人类为了政权的稳定,以“家”为一个统治模式,用铁索将旧人类强行捆绑在了一起。君主pua臣子,臣子pua老百姓,老百姓的父亲pua儿子和家庭,如此一来,达成了自上而下的pua模式,天下靠pua得以太平。

    当时的上流社会认为:“正如同圣女只是繁殖新人类的载体,为孩子的诞生提供了无数基因与能量,父亲也只是为孩子诞生献上一份力的道具罢了。

    新人类不该延续旧人类的卑鄙,抚养孩子应该以真心喜爱为前提,而不是心怀极为自私的投机心理,用“父爱”对一个自由的人进行精神裹挟。”

    于是,那个时期,新人类的繁殖欲日渐微弱,甚至有一部分新人类觉得繁殖十分丢人。

    大部分新人类都将捐/精视为一个“为国家做贡献”的行为,并不会对这样的行为产生过多的渴求,而这样的想法也被延续到了今天。

    可是,当旧人类社会所灌输给男性的“男人就要金钱、地位和女人”的“成功”模版被新人类政权强行打破后,同为“男性”的新人类突然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与此同时,没有落差感的公平培养模式并没有给为耀星政府带来盛世,反而培养出了一批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很有才华,他们像诗人一样浪漫,他们同情和怜悯天地万物,他们看到蚂蚁搬家都觉得心疼,却唯独特别不接地气。

    于是,某一天,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发生了——

    一名旧人类奴隶多次对数名新人类进行殴打、辱骂和精神控制以榨取钱财,直至总共14名新人类死亡后被捕。

    负责侦破此次案件的警方称,这名旧人类极为擅长精神控制,他同时与数名年轻的新人类交往,最大22岁,最小只有15岁,等级从a级到c级均有。

    这名旧人类通过殴打、辱骂、自残等威逼利诱的方式胁迫这些新人类对其进行上供,在确定某名新人类没有利用价值后,就会精神控制对方直至对方自杀。

    案件一出,十都哗然。

    大家震惊于区区旧人类居然能将耀星政府竭力培养的社会精英控制成这个样子,明明新人类只需一拳就能要了这个旧人类的狗命,可偏偏让这名旧人类逍遥法外到了将近四年时间。

    “为什么我们会把孩子养成这个样子呢?”

    有一天,中央教育院的元老们聚集在一起,商量着这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我们只是想给他们最好的,为什么偏偏把他们养的不知世间疾苦,反而失去了生存能力,变得如此天真烂漫,如此缺乏警惕意识,如此……如此没有身居高位的危机感呢?”

    “或许是因为生物本不该如此闲适,生命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在生与死之间挣扎。我们看到飞鸟盘旋,其实是在巡视自己的领地;我们看到松鼠辛勤地埋果,其实是在为了过冬;哪怕是猫咪对我们撒娇,也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没错,所有动物都明白这个世间最简单的生存道理,可我们却没有将这样的道理教给我们的后代,让他们太安逸了。可偏偏同时只有我们的后代过得如此安逸,旧人类可是正在地狱里面挣扎呢!没出过象牙塔的我们的后代,怎么和卑鄙的恶鬼作斗争呢?”

    “可是我们曾经太苦了,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后代不用再品尝那份痛苦。而且,如果我们的后代像草原上的动物一样,为了生存变得警惕、多疑、敏感、易怒、阴暗、暴力、血/腥甚至为此厮杀,我们又和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的后代真的还会幸福吗?”

    “可是没有办法,除非我们杀光旧人类,也得杀光圣女,非我族类全部杀光,甚至连动物、微生物也全都杀光,这样我们的后代才能生活在绝对的乌托邦里,否则他们安逸的生活迟早有一天会被另一个变得强势的物种打破,我们的种族将再一次成为阶下囚。”

    “你别忘了,我们是新人类,我们能够统治这个星球,就必然拥有折中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教育,让孩子们保持必要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但也可以同时具备足够的紧迫感。”

    “所以,该怎么做呢?”

    ……

    于是,不久后,新的政策出现了。

    等级不再仅仅是等级,他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更高的等级能够得到更棒的掌行人资格,更高的等级能够参加更多的娱乐活动,媒体也伙同国家开始渲染高等级是一种骄傲。

    同时,中央为幼都设置了十三环,在教育资源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让整座幼都的大型公共基建设施从最内环向最外环以缓慢的梯度减少。

    内环瞬间成为了幼都的cbd中心,由于50%以上的大型公共基建设施都建立在这里,这里的人口流动急剧,就像是各种展会、博览会和讲会聚集的国际一线大城市;

    而外环也并不差,只是由于缺少大型公共基建,其他地区的人没有来这里的必要性,导致环数越大的地区相对来说人口流动性越低,这里则更像是城市发展还不错、但始终缺了点什么的二线城市。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